樂觀自信的插畫設計師 — Winnie宛妤

她所分享的不僅是設計師的日常,更是對生活與藝術無限可能的詮釋!
Totallypic

Totallypic

2024年12月26日 上午 8:35

TP靈感抽屜

【TP靈感抽屜】迎來了第二期的受訪插畫設計師家—— Winnie 宛妤! 
在正式内容開始前,我們先來聽聽宛妤的自我介紹吧!

Totallypic的讀者大家好!我是插畫設計師 Winnie 宛妤,曾在Totallypic擔任四年的向量插畫設計師。目前擔任數位廣告代理商的藝術指導,目前是第3年。

每個人都有獨特的個性與風格,想請宛妤用一句話形容自己,眼中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呢?

我的個性"像水一樣" ,蘊含著水般的三種特質,像是情感充沛的豐富性,樂於接受新事物的包容性以及努力保持活躍、優雅、與韌性的流動性。

當聽到宛妤形容自己是“像水一樣”時,雖然能理解字面上的意思,但一開始難以具體聯想到這句話如何體現在個性上。
隨著深入觀察並閱讀她的聊天對答,便能更真切地感受到她所形容的自己,
看似輕描淡寫的比喻,但實際上蘊含著比想像中更鮮明且饒富趣味的特質。

「水彩廣告模板」向量作品

就讓我們正式開始,聽聽宛妤的插畫設計師的旅程吧! 

可以請你分享自己的設計領域主要涵蓋哪些類別嗎?
在創作或職場實踐中,又是如何將這些專業方向發揮到極致,展現出獨特價值的呢?

我擅長平面廣告領域,作品涵蓋廣告主視覺、社群內容與網頁設計。 作為數位廣告代理商的藝術指導,我認為創意需同時兼具高品質並符合實際需求,要在提案中能滿足客戶期望並取得認同。 
因此,成功的視覺設計關鍵在於精準掌握以下流程:抓住注意力 > 清晰傳遞信息 > 引發情感共鳴 > 促進行動。

金十字舒壓仔募資介紹頁

宛妤的設計風格展現出高度的靈活性與多樣性。
回顧她在Totallypic的創作,無論是插畫還是廣告設計,她總能在保有個人特色的同時,創作出符合案件需求的作品,達到專業與創意的完美平衡。 

你還記得自己什麼時候開始接觸藝術嗎?後來在創作這條路上繼續前進,過程中是否受到了什麼啟發,或是為實現某個目標呢?

我從小就熱愛畫畫,大學主修視覺藝術,一畢業便投身設計工作。加入 Totallypic 後,我感受到透過 Illustrator 創作的樂趣與挑戰。
隨後轉戰廣告業,設計能力逐步受到肯定,這些經歷大大提升了自己對繪畫與設計的自信。
隨著職涯的累積,隨著職涯的累積,愈發深刻體會到支撐我持續探索設計和繪畫的核心,仍要回歸到對創造美的熱愛與初心。

以上圖示由左至右依次為:「冠軍瓷磚介紹頁」、「汐止再現共創計劃 - 城市規劃師小種子」、「蔥穎牛軋餅廣告」

靈感發想是設計的起點,來源可能來自日常生活、歷史參考或個人經歷等,都是創作的重要養分。
在創作過程中,你是如何有效地尋找並捕捉每一次靈感湧現的瞬間呢?

我相信紮實的技術是創作工作的基石,而靈活的創意則是其靈魂。 
我會經常觀察各種商業廣告,日式、韓系和西方的風格各有特色,尤其深受日本廣告影響甚深,它們善於抓住受眾眼球,既能保有質感又能達到商業宣傳目的,時常充滿驚喜。
去日本旅遊時,我甚至會在飯店裡專注看他們的電視廣告,總是非常有啟發(笑)。 

我也喜歡從流行文化、電影戲劇、綜藝節目中觀察他們的視覺效果、色調氛圍,以及情感或故事的表達方式。

身為設計師,不僅需要有自己喜歡的風格,也要具備開放的態度去欣賞並理解各種風格,才能在創作時不斷獲得新刺激。 

至於自由創作,我認為靈感無處不在,只要用心觀察,生活中的每個角落都能啟發人心。

咖喱樹品牌形象網站設計

相信每個人第一次接觸新事物時,總會有一種莫名的心動的感覺,持續投入後的感受也會隨之改變。 

你還記得剛開始接觸設計領域與現在全心投入創作專業後,這兩個階段的心境有何不同呢?

剛踏入設計領域時,心態非常單純,只要能接觸到設計或美的創作就感到滿足

然而,在設計業工作了近八年,經歷過各種案子——從醜的、美的、高端的、緊急的,到需要自由發揮、反覆修改,甚至帶有不合理要求的專案。
這些經驗為我的職涯帶來了寶貴的累積。經歷了長時間都處在協助他人達成理想或某個目標的狀態,讓我現在更渴望創作些只屬於自己的作品。 

因此,最近決定回到畫室,重新找回手感,開始為自己創作,讓設計回歸本心。

非常喜歡宛妤的回應,“回歸本心” 是一種重新審視自己、重新嘗試執行或不同視角看看所有事物的方式,
專注於自己喜愛的事物將其轉化為專業,過程中既有收穫也必定充滿挑戰,最初的熱情也會隨著時間流逝而逐漸消退。
若此刻你有相同的感受,也許可以問問自己這個問題。

或許如宛妤的做法,當我們嘗試重拾初心時,也會有意外的收穫呢?

「二十四節氣_初夏」向量作品

你是什麽時候接觸 Adobe Illustrator?設計上的工具數不勝數,每一款都有其特定的應用場景。
身為視覺呈現類型的設計師,除了 Adobe Illustrator 外,你還會搭配使用哪些其他設計工具來完成創作呢?

大三暑假的打工,是我真正開始使用Adobe Illustrator的專業去賺錢~ 

主要創作工具是 Adobe Illustrator 和 Photoshop,會根據需求靈活搭配使用。 
若是製作網頁設計,因應前端切版需求會用 Photoshop;而網頁內的素材插圖或設計社群圖片或插畫時,則以 Illustrator 為主。 

兩者的差異在於,Illustrator 更適合創作裝飾性素材,發揮自由度較高;而 Photoshop 更適合處理帶有光影、氛圍、實景或模特等特殊效果的廣告畫面,滿足更豐富的視覺需求。

你在使用 Illustrator 時最常用工具是?
另外,對於剛開始接觸Illustrator的設計師,你有什麽小建議或使用技巧可以分享嗎?

我的工作經常使用圖庫素材,因此最常會用到【剪裁遮色片】和【重新上色圖稿】工具來調整素材。 

我的建議是 “請多看看totallypic的影片!多學一些技巧,慢慢就能熟悉操作了~

非常感謝宛妤在訪談中對 Totallypic 的支持與推廣!這是一個很棒的建議呢(絕不是小編夾帶私心~)

「花香沐浴露」向量作品

創作的路上總有幾件自己印象深刻的作品,想請宛妤分享一個使用 Illustrator 繪製,有趣也讓自己印象深刻的作品,並簡單描述創作的過程與背後的故事。

當時,業主正在整理台灣本土妖怪民俗文化的資料,計劃出版一本小冊子,讓大眾了解這些奇幻故事。
業主知道我有許多Ai插圖經驗,希望我能用平面插圖幫他們呈現這些故事內容。 

承接下這個項目後,我選擇使用漸層色來營造出符合民俗文化主題的神秘氛圍。畫面中豐富的形狀、色塊和曲線,讓原本僅由文字描述的妖怪形象更加生動活潑。
最後成功印刷出小冊子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內供大眾欣賞,還在草率季節內設攤進行宣傳。

「台灣幻獸 - 幻獸與他們的隱身之地」視覺插畫設計

在上一篇《TP靈感抽屜》中,雀斑少女巧巧以自由接案設計師的視角分享了接案模式與相關內容。 

這次想請教宛妤,關於工作模式的主題:你是否有過接案的經驗?對於全職設計師與自由接案這兩種工作模式,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呢?

正職工作之餘,偶爾有空閑時間我也會接下熟人介紹的案子。雖非全職自由接案設計師,但我覺得正職與自由接案各有優缺點。

如果有一天能夠用自己的風格去創作接案的話,就會比較喜歡自由接案。不過,目前的工作環境相對自由,薪水穩定成長,就也不討厭啦!

正職與自由接案真的只能二選一嗎?
其實,不如在合適的時間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模式。 宛妤的回答完美詮釋了她所形容的自己“像水一樣”的特質,展現了高度靈活性與包容性的生活態度。 

職場上最無可避免的事情,就是得到負面的回饋的時候。當面對這種情況的時候你會如何應對並解決呢?

在面對合作中的負面回饋時,我認為關鍵在於保持專業度和適度放下自尊心。 首先,我會冷靜地聆聽客戶的評價,仔細分析他們的意見與作品之間實際的落差,從中了解他們的真正需求或痛點。接著,我會提出解決方案,進一步的溝通,確保最終目標是雙方達成共識,並在此基礎上創造出最理想的結果。

收到負面回饋時,心情難免受到影響。然而,撇開當下所夾雜的各種情緒,保持專業度,想辦法進一步瞭解與解決事情,相信這樣的做法很難,卻是每個人必須經歷與學習的過程。 
不奢求工作一帆風順,只期望每一件大大小小的事情都能被妥善處理,順利解決✨

「居家瑜伽插畫」向量作品

那麽,設計與工作形式的分享就到這裏,接下來一起聊聊輕鬆趣味的話題吧。 
設計領域無比廣闊,你是否對某些其他設計行業感到好奇或躍躍欲試呢?期待你對其他創意領域可能性的看法。

我想朝向MV的視覺藝術家前進,將音樂與視覺雙重感官結合,對我來說會是全新的挑戰! 我時常被國外的音樂MV吸引——它們大膽、獨特,卻毫不矯揉造作,並呈現出多元的風格,總會帶來各種無限的體驗。

那麽,跳脫出設計相關職業的框架!如果沒有踏入設計相關的行業,自己最希望嘗試的職業會是什麽?

我想自己應該會希望成爲園藝師、天文學家、旅行畫家、大提琴家,裏面其中一個職業吧~

在創作或繪圖的時候是否有某些小習慣或小癖好,能夠給自己進入狀態的小儀式?

我會把要執行的工作任務,包含步驟、段落先想好一遍挑選適合的背景音樂,把每個段落當作一個小目標,就會很容易進入狀態。
可能是J人的工作特色,知道明確步驟和目標後就可以從頭執行到完成,但在準備執行前就會思考好一陣子呵呵。

「花香手工皂」向量作品

能否小分享你對未來職涯或生活上的規劃呢?有什麼目標或計劃正在考慮或執行中嗎?

仍然會繼續在廣告公司上班,想像中下一份工作有機會會挑戰UI/UX、品牌後端亦或者是藝文產業,下班後會繼續接觸畫畫、練習設計。

到了訪談的尾聲,想聊聊一些更內心的體會。能否分享一下你在成為設計師這一路上的心路歷程?

我時常在一個工作職位待一段時間後,心裡就會自動渴望到下個地方去接受新的刺激和成長,每個待過的地方一開始都是一個挑戰,以前在學校沒有機會也無法做到精通 Illustrator ,所以一開始加入 Totallypic 那段時間很努力學習 Illustrator 的技術,也常常請教同事,雖然一樣緊張擔心,但過程中成長很多還是非常開心的。 

之後踏入廣告的行業,記得第一次要親自到客戶公司提案、短時間完成比稿的視覺內容,還要面對很多各種不同的挑戰,處處是壓力。多經歷這些磨練增加經驗、懂得做好充足的準備、對自己提案的東西愈發有自信,上場就不會那麼害怕。確定接手案子的那一刻,獲得客戶正面回饋的那一刻,都會讓設計師充滿成就感,甚至期待下一次能發揮更多的創意,拿下更多意想不到的案子。

「Taiwan旅游插畫」向量作品

一起來關注與支持插畫設計師 Winnie 宛妤的作品吧!

Winnie 宛妤的Behance:  https://www.behance.net/wanyuchen4 
Winnie 宛妤的合作郵箱:  winnieunice8@gamil.com

非常開心能夠邀請到插畫設計師宛妤,作爲《TP靈感抽屜》第二期的受訪嘉賓。 
在訪談中,深刻感受到她對自己創作的定位與解析非常清晰且明確。 
每一個回答都展現了她所形容的自己“像水一樣”的特質, 
希望這份自在且寬裕的自信能量,能像傳遞給小編一樣,也能傳達給正在閱讀的大家。 

你是否也從中獲得了更多的靈感呢?歡迎在留言告訴我們!